上回提到,强积金成员可以用「100法则」来判断自己的风险胃纳,有朋友问笔者可否多加解说。 「100法则」其实是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框架,即是用100减去自己的年龄,来判断究竟强积金投资组合应有多少百分比要配置去高风险资产。
为什么强积金成员要这样左计右计?原因是这笔储备是为退休绸缪,每月的供款目的除了是储蓄外,另一个重点是达到财富增值,而财富增值不应忘记风险。举例,若太进取的话,股票市场大幅波动可能令投资出现严重亏损;若过分保守,避得过投资风险却回避不了通胀的长期侵蚀。
所以说「100法则」让一般人理解到自己年龄可以承受的风险,在风险与回报取得平衡,才能更好地规划退休。
*年轻人风险承受能力强,毋惧短期波动*
我们以一位30岁的会计师为例,由于强积金的提取年龄一般是65岁,因此他的投资期长达35年,中间或许经历最少3个经济周期,有较长时间抵御市场的短期波动,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高。以「100法则」下,减去年龄后,他可以将70%强积金投资于股票基金,30%投资固定收益基金,以获得更强的资本增值,而年轻就是本钱,就算短期账面亏蚀亦有时间收复失地。
高风险资产亦可以适当地分散投资,不一定集中于单一产品。早年港人对于强积金有本土偏好,100%投资港股而漠视其他类型高风险资产选择,近年部份人则一反常态100%投资美股。事实上港股、美股走势迥异,适当地分散高风险资产,甚至是选择环球股票基金,亦有分散风险之效。
*准退休人士错配风险,碍退休生活*
准退休人士部署自己的强积金投资组合时,亦必须多加小心。这里假设一名63岁男士,他尚有2年就正式退休兼且可以提取强积金,在「100法则」下,应有最少超过63%资产投资于债券或低风险资产,然而他却将100%资产投入单一股票基金,结果临近退休时,出现种种负面因素,例如疫情、地缘政治危机、经济衰退等,该股票基金数月间或有可能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。
万一到他65岁时,有关市场情况仍未完全收复,其强积金有机会录得巨额亏蚀。如果这时候提取,账面损失就会变成真实损失;但退休后又确实需要资金应付日常生活开支,加上医疗开支日渐沉重,无可奈何仍要提取,最终大大影响退休生活质素,真的令人惆怅!
*未雨绸缪,积极管理强积金*
所以说,管理强积金组合不能漠视自己的年龄因素,需要作出非常周详部署。当然,如果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异常强劲,对投资市场亦有专业的了解,这又另作别论。最后,如果各位打工一族未能肯定自己的强积金部署方式是否适合自己,不妨寻找专业顾问了解更多。
《环一财富管理有限公司产品分销及策略部主管 黄焕仪》
原文:黄焕仪 积金攻略 – 经济通 ET 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