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確的理財觀念需要從小建立,理財觀念包括金錢觀、運用金錢的能力、理財習慣及財庫增值技巧。英國劍橋大學有研究指出,3至4歲兒童已有基本金錢概念,這些金錢概念會在7歲時紮根,並影響他們成長後的財務習慣。及早培養正確理財態度,對孩子日後成長有正面影響。家長可以透過身教、給予實踐機會及講解等方式,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子女的理財意識。各位不妨參考以下5個貼士,助子女與金錢建立良好關係︰
1. 與子女討論家中財政狀況
大部分家長都未必會和子女討論家中財務狀況,擔心孩子年紀太小未能明白。事實上,家長不必將家中開支及存款向子女逐一交代,只需讓他們了解租金、電費、水費及雜費等基本開支的金額,令他們對家中支出有基本概念,從中領略金錢的用途,並強化量入為出等正常金錢觀念。
2. 給予實踐機會
給予子女零用錢不單是為了滿足實際需要,同時亦是給予孩子管理金錢的機會。在運用零用錢的過程中,孩子能體驗消費及學習為自己財務負責,從中培養良好的理財習慣。家長亦可以分享「財分3份」的金錢分配原則,教導子女將零用錢分為購買必須品、儲蓄及幫助別人等3個用途,讓他們培養預先分配金錢的習慣,制定框架以限制多餘支出。
3. 培養制定預算及記帳的習慣
家長亦可鼓勵子女利用筆記本或手機記帳程式訂立財務預算,記低自己的開支。這個舉動除了能避免不理性消費外,亦有助子女了解自己的消費習慣,認清「需要」及「想要」的分別。
4. 建立獎勵制度
家長可以透過合適的獎勵制度,鼓勵孩子建立定時儲蓄、制定預算及記錄開支等良好理財習慣。不過家長需留意,獎勵應以非物質為主,例如戶外活動、報讀興趣班或增加親子互動時間,以免孩子過份依賴物質。
5. 為子女做個好榜樣
日前有金融機構發布調查指出,孩子的理財觀深受父母影響:有健康理財習慣的父母,子女會更積極培養理財技能;相反,假如父母有財務問題,孩子亦會有較大機會面對同樣問題。因此,家長可以以身教形式,向子女示範良好理財方法,助他們建立正確金錢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