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GBA 是個獨一無二的平台,致力為大眾和企業帶來更美好的生活。我們一起分享財富、健康、商業、事業及個人成長等多方面的機會。

AGBA平台旗下的頂尖品牌正陸續增加,務求為大眾提供更好的金融及醫療保健選擇。

AGBA 是一個嶄新獨特的業務平台,讓大眾與企業之間相互聯繫,一同成就更多財富、健康與美好生活。

我們現誠邀有抱負的業界精英加入我們。

    憑藉我們的金融實力,和擁有創意思維及豐富經驗的團隊,我們致力為更多人帶來更多健康、財富和幸福。

      中菜需要Omakase?

      論廚師發辦(Omakase),大多數人最直接的理解是沒有菜單,廚師會依據新鮮當造的食材,甚至是個人的喜好去設計菜式,真是這樣簡單嗎?不如再試試從日語注文方式去看看:「おまかせ(Omakase)」這種注文方式,其實「おまかせ」源自日文「任(まか)せる」的動詞,有「委託」、「交任」的意思。故此,Omakase就是由廚師對菜式作出主導,客人完全信任廚師的手藝和他對食材的掌控。吃Omakase,主廚人工貴、稀有食材貴,還有貴在「物以稀為貴」,Omakase的店子座位都不會太多,一位壽司師傅服務8-10位客人已是極限。

      時至今日,Omakase不再限於日本菜,不少精緻中菜廳也紛紛加入這潮流。

      中菜Omakase?

      去年年尾旅發局主辦的「香港美酒佳餚巡禮」,更首度雲集了 18 位中廚大師推出「大師發辦」 盛宴,以時令食材入饌各適其適,例如文華廳的黃永強師傅設計的「尋原味」菜單,尋找食物的「蕈、滬、露、鮮、滑、甜」原味道、萬豪金殿的鄧家濠師傅設計的「五行養生宴」、卅二公館李文星師傅以八大精華菜系所設計的「星煮場」、至於半島嘉麟樓的「林鈺明師傅發辦」,充分展現其傳統與創新兼善的烹飪哲學;而 Rosewood 彤福軒的李志偉師傅亦為一眾蟹迷帶來蟹宴的極致享受…….

      不過,若是老饕熟客,就知其實這只不過是餐廳的噱頭,將他們平時的一些特色菜拿出來賣而已,與Omakase的精神背道而馳。

      亞洲首次中菜Omakase

      論較入形入格的,必須一提澳門Morpheus酒店內的天頤。他們在2018年已推行亞洲首次打正旗號的Omakase中菜,天頤取法的是Omakase的精神,而不是形式,就是由大廚每早跑幾個澳門巿場選購食材,加上一些空運貨;之後再經反覆實驗菜式,從而決定當日餐單。打開餐牌,上面只印着單字:珍、湯、鮮、海、禽、菜、飯、甜八道菜,並效法法國菜,餐前會有amuse bouche,最後又有petit four,並有tea-pairing。

      政總廚范達華是馬來西亞人,在澳門「新濠」工作了十多年,另一位餐廳總廚黃贊奇曾經在香港「好酒好蔡」掌廚,有十多年入廚經驗。兩位主廚強調,每日餐單不會重覆。由於每天的菜式視乎當日食材和靈感而決定,烹調方法也千變萬化,所以必需有更靈活和彈性的準備和即時反應。比方說,客人如對某些食物敏感,或因宗教或其他原因而有需要換另一道菜,這種無菜單的經營方式絕對是向難度挑戰,所以他們盡可能都有兩手準備,並會安排兩位中菜點心師傅隨時候命。

      廚師特饌功夫菜

      一直在思考:其實中菜八大菜系內功深厚,我們是否需要借代挪移其他國家的名目、儀式和包裝,才能得到國際青睞……或者說,合符米芝蓮的評級標準?

      筆者從來不會在什麼美食節才去食「Omakase」;贊同新榮記「食必求真、然後至美」的美食理念,越吃得多美食,反越追求真菜真味,越欣賞做傳統菜的餐廳。花式菜餚畢竟中看不中用,味道層次不高難以滿足食客的舌尖。反正,和城中頂尖的總廚都相熟,要食得嘴刁、尋求極緻,直接找他們為我寫一些off-menu的耍家菜便成!特別是,許多的失傳的功夫菜不是有錢便可以食,因為耗時又費周章,必須有交情,才能請到大廚出手!

      像失傳菜「仙鶴神針」,將煨好的魚翅塞進用鹽抹過的乳鴿胸腔裏,繞過頸部「封口」,用深盤盛裝,然後慢火蒸兩個半鐘。蒸好的乳鴿,條條翅針吸飽了上湯和鴿肉的精華,味道醇厚、鮮美,層次飽滿,滿口膠質,齒頰留香,美味程度實在叫人吃得不知人間何世!這樣的菜式不計浸發魚翅,至少也要預備兩天!

      又如稀世珍饈的「崑崙鮑甫」,就是燜龍躉皮扣鮑魚,今時今日過百斤的龍躉非常矜貴,乾龍躉皮更是難求,一幅乾龍躉皮動輒索價10萬,若然配搭頂級網鮑一起燜煮就更添聲價。龍躉皮吸收了鮑汁的醇鮮而回魂,海味風味更顯馨香,而鮑魚則是借助了龍躉皮的膠質,吃起來滑溜溜的。

      舌尖上的中國

      說到底,要支持中菜發展,首先要有懂吃願花費的客人。較好一點的日本Omakase晚餐等閒都要三、四千元,仍不乏捧場客;然而,中菜叫價超過二千元一位,很多人就會嫌貴。不知是否這個原因,有人以為中菜貼上「Omakase」的標籤,就能在市場抬高聲價;其實,回歸本源、努力去呈現中菜本身的真味功架,讓更多人有機會去領教舌尖上的中國,會否更有效去重振中菜的品位價值?

      訂閱CURATE

        同意我們的細則及條款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